尿蛋白、肌酐不难降,你还需要知道这2点

日期:2024-10-18 17:14:50 来源:济南肾病医院

   肾病发展过程中,会出现各种并发症,其中蛋白尿和血肌酐是两个比较“突出”的症状,都能反应肾功能的情况,更是肾病治疗中的重点指标。

 

  蛋白尿既是反应肾功能的“一面镜子”,也是影响肾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。血肌酐虽能反应肾功能,但却缺少敏感性,同样长期间太高对延缓肾功能不是件好事。二者都是肾功能下降的“产物”。

  但有肾友却遇到这样的问题:蛋白尿降下来,肌酐却依然很高,这说明肾功能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?

 

  蛋白尿降了,肌酐却依然较高,这是件好事!

  蛋白尿是肾功能受损后,过滤功能下降,过滤孔隙增大导致的。蛋白漏出越多过滤功能受损越严重,会加剧肾脏纤维化。当蛋白尿被控制住后,蛋白漏出减少,肾脏组织、细胞得以修复,此时肾功能停止恶化,开始有所好转,形成良性循环,蛋白尿也会减少。

 

  肌酐本身是肌肉代谢的产物,是体内的“垃圾”,因为肾功能受损不能及时代谢,导致肌酐蓄积。肌酐在较高水平,是肾功能受损的状态的反应,肾功能受损不能逆转,因此肌酐下降较难,但不能说肌酐高就是肾功能差、病情严重。

  整体上来说,蛋白尿是比血肌酐更重要的指标,是影响肾功能的发展,及肾病预后的关键性指标,血肌酐影响力较小。因此蛋白尿降下来,肌酐却没降,肾友也不必太担心,保持肾功能稳定才是重点。

 

  想要蛋白尿、血肌酐更稳定,这2点肾友必须要做好

  第一点:针对性治疗,诊断最关键

  造成蛋白尿、血肌酐升高的因素较多,除了肾功能受损后,一些其他影响也不容忽视。先明确原因,针对性的治疗才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。影响这两项指标的因素较多,主要包括用药、饮食、感染等因素。滥用药物会导致治疗时效,甚至加重肾功能恶化,必然影响指标;优质低蛋白饮食更有助于降低蛋白尿和血肌酐,这点有些肾友做的并不好;除此之外,感染、发热等因素会加速肾脏内免疫炎症反应,导致肌酐升高,只要针对性消除病因,一般都能控制住。

 

  第二点:定期复诊,杜绝复发

  肾病的频繁复发是肾病治疗过程中一大难题。每次复发意味着肾功能受损一次,要降低复发的危害,定期复诊非常关键。

  蛋白尿定期复查主要是检查尿常规,肾友要重视尿蛋白+、-号,24小时尿蛋白定量,尿微量白蛋白,蛋白尿肌酐比等指标变化;

  血肌酐就是检查血常规,同时要注意观察尿酸、尿素氮、胱抑素c、血红蛋白、钾、磷等反应电解质的指标,这都是反应肾功能的“关键性”指标,也是血肌酐的“兄弟性”指标,不可忽视。

医院简介

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、医疗设备先进、的医疗机构。多年来,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内、肾外疾病。[详细]

专家团队

医院环境

友情链接: 济南肾病医院

注: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

济南肾病医院

备案号:鲁ICP备130059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