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用激素,担心骨质疏松等副作用?教你2招避免

日期:2022-04-02 14:37:51 来源:济南肾病医院

 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肾病常用药之一,更是抗炎药物中的“老大哥”。肾病治疗过程中主要发挥着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的作用,从而达到降低蛋白尿水平的功效。

 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搭配是肾病综合征治疗的经典“组合”。部分患者需要服用药物至少4-8周的时间,尿蛋白开始出现缓解,也有少数依赖的患者,需要长期服用药物,维持蛋白尿水平的稳定。

  

微信图片_20220401141148.jpg

 

  济南肾病医院提醒:激素类药物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治疗病情的同时,长期大量用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。其中有一项副作用,危害大,越早防越好!

  它就是骨质疏松!

 

  激素让30岁的人,长着60岁的骨骼?

  长期应用激素主要是会让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,增加钙的代谢,钙质的流失导致骨密度下降,骨质量变差,引发骨质疏松。正常人营养均衡不会出钙缺失的情况,但长期用激素也可能让30岁的人骨骼看起来像60岁,易出现问题。

  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腰酸背痛,关节痛,骨折等情况,造成行动不便,生活质量的下降。

  并非是所有吃激素的患者都会发生骨质疏松,与激素使用量及每个人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关系。预防骨质疏松,建议大家定期检查骨密度,一般服用激素超过3个月,就要查一下。时间更长的患者,至少半年查1次。

  

 

  预防骨质疏松,除了定期检查外,坚持做好2件事也可有效改善!

  一、补充营养

  激素会让钙质流失,因此肾友们要注意补充营养,尤其是含钙高的食物,还要适当吃些高蛋白的食物,注意低盐饮食,有利于维持体内钙磷平衡。

 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摄入钙应在800mg,激素的患者可适当增加。

  日常含钙高的食物,包括奶及奶制品、豆制品、绿叶蔬菜如芥菜等等。

 

  二、服用补钙药物

  一般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的肾友们,也会开具一些钙片和维生素D,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发生。常用的如碳酸钙、骨化三醇等等。

  其中骨化三醇是常用的补充维生素D的药物之一,此外,近几年研究表明这类药物还具有一定的降蛋白、降压的作用,从而助于改善肾功能的情况。目前主要是针对IgA肾病做了相关研究,与补钙作用或许异曲同工。

  此外,已发生炎症骨质疏松的患者,避免骨质还需要进一步用药治疗。

医院简介

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、医疗设备先进、的医疗机构。多年来,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内、肾外疾病。[详细]

专家团队

医院环境

友情链接: 济南肾病医院

注: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

济南肾病医院

备案号:鲁ICP备130059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