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酐高不等于尿毒症,不一定要透析?
肌酐值反应出的肾脏存在的问题,我们已经强调过很多遍。作为体内毒素物质的“代表”,很客观地反映出肾功能受损后,肾脏滤过排毒功能的状况,以及血液内毒素蓄积的水平。肌酐值越高说明肾脏的排毒水平越低,此时也伴有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,整体肾功能损伤相对比较严重,剩余肾功能的代谢压力剧增。
肌酐高不等于尿毒症,不一定要透析?!
很多人容易把肌酐707 和尿毒症划等号,但判断是否达到尿毒症水平的标准并非肌酐一项。
我们上面说肌酐值得高低是血液内毒素水平的代表,你可能达到了尿毒症水平,但也不一定非要透析。
判断你的病情是否要透析,还有两方面要评估:
一方面是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。肾功能的下降也伴有肾小球的纤维化硬化发展,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导致体内的毒素水平的升高,因此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呈反比关系。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与肌酐相关,但不一定肌酐升高,滤过率必然下降。有些患者可能因为药物或基础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导致血液毒素增多,血液流通差,引起肌酐升高。
但肾小球硬化程度可能不超过50%,此时就没必要透析,而是要依靠剩余的一半肾功能把体内毒素慢慢降下去,肌酐、尿酸也就下降了。
另一方面,尿量及并发症的情况。大家可能听说过有些病友肌酐还没到700就采取了提前透析的治疗。这部分患者往往不是肾功能损伤达到了90%以上,而是毒素水平偏高导致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,同时本身也存在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病,导致死亡危险系数升高,必须要进行透析保命。
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也是衡量是否透析的标准之一,如果肌酐升高后,没有严重并发症或者控制稳定,尿量尚正常(1000ml以上)可以暂时不考虑透析。促进排毒来维持病情的稳定性。
如果不透析,通过哪些方法可进一步促进毒素的排出,降低肌酐?
通过药物提升剩余细胞代谢能力
近几年研究在肾病治疗方面,对如何提升剩余细胞代谢能力药物方面进一步结果。
目前尚在临床试验评估的有Klotho、犬尿氨酸酶抑制剂,临床开发阶段的有芳香烃受体抑制剂。
Klotho是一种膜结合蛋白,主要参与身体衰老、能量代谢、抗氧化、离子转运等过程,临床使用表明重组α-Klotho蛋白可减少肾脏和心脏的纤维化,改善心脏功能。
犬尿氨酸酶抑制剂是应对肾病患者血液中蓄积的毒素—犬尿氨酸而研究的靶向药。
目前已经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就是芳香烃受体抑制剂。
促进毒素代谢区别于血液透析
区别于直接血液透析的肾脏替代排毒方式,还有一些比较不那么直接、温和的排毒方法,也可以提高毒素的代谢,减轻肾脏的负担。
比如微生物干预。主要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刺激经肠道代谢的速度,来分担肾脏的代谢压力。促进肠道代谢毒素,平时注意肠道菌群的活跃性,监测益生菌、益生元的情况。
还有饮食干预。很多人觉得到尿毒症了饮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,其实大错特错。毒素水平越高更要注意摄入的代谢物质的成分,应对坚持低蛋白、低嘌呤、低钾饮食,也能减轻毒素代谢压力。今天就先讲到这里!

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、医疗设备先进、的医疗机构。多年来,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内、肾外疾病。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