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不同类型尿蛋白用药,值得收藏

日期:2023-01-16 14:39:01 来源:济南肾病医院

   尿蛋白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关键因素,同时决定着肾病的预后结果。判断尿蛋白流失严重程度,通常会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微量白蛋白尿两项指标,或者尿蛋白肌酐比以及白蛋白尿肌酐比。

 

  一般尿蛋白多预示着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严重,肾脏内免疫炎症反应非常活跃,病情处于活跃阶段,此时避免肾小球纤维化发展要加强免疫抑制治疗。

  而受病理因素的影响,肾小球损伤程度不同,尿蛋白流失量有多有少。

  有些病理类型尿蛋白流失可达数十克,而有些尿蛋白病理损伤本身不严重,最多几克蛋白尿。

  虽然多数肾友都有尿蛋白的情况,但尿蛋白流失程度不同,用药方案会有差异,可能都是免疫方案但并非是千篇一律!

 

  不同类型的肾病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如何用药?有哪些差异?

  1、易反复类型的肾病,需加强免疫药物

  肾病综合征类型中,比较容易反复的类型包括IgA肾炎、膜性肾病、还有狼疮性肾炎。这三类肾炎部分患者早期容易自行缓解,而进展到中期阶段病理损伤严重,不容易控制,且部分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多次反复。

  这类型的药物在用激素+免疫抑制剂免疫方案后,还需要增加调节免疫力的方案,即联合中医药疗法方案,从根本上改善自身免疫系统问题,增强抗感染能力,降低反复的风险。

  之前有膜性肾病病友留言,尿蛋白定量持续在2克多降不下来,一感冒还容易涨,多数是免疫力的问题。

 

  2、病理类型严重的肾病,需联合多种免疫药物

  病理类型严重,导致系膜细胞增生严重,局部肾小球硬化甚至有新月体的情况。此时单一的激素作用有限,需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,比如环磷酰胺、环保、他克莫司,同时再联合来氟米特、吗替麦考酚酯等制剂,同时部分患者可以增加降压药包括沙坦、普利类药物,还有中医药疗法。

  系统来控制肾脏炎症,同时改善肾脏血流环境,以阻止进展加速。

  需要注意的病理类型有紫癜肾、狼疮肾、膜增殖性肾炎、间质性肾炎。

 

  3、进展速度快的肾病,需重视原发病

  有一类肾病类型进展速度较快,尿蛋白是典型早期症状,就是继发性肾病综合征,典型的包括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两类。

  糖尿病肾病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主要症状,高血压肾病以肾小管损伤类型尿蛋白为主,β2蛋白升高。

  这类肾病控制尿蛋白流失,需要针对原发性进行治疗,稳定血压、血糖是基础,且部分降压、降糖药同时具有降蛋白的作用。系统性血压、血糖稳定有助于同时改善肾性血液循环的情况,减轻肾脏内压,改善肾细胞血流环境,进而减缓肾小球等细胞硬化发展。

  稳定住原发病,肾功能恢复治疗也就成了一般,剩余的就是针对肾细胞本身进行恢复治疗,此时在针对尿蛋白、水肿、肌酐高问题治疗,会更加容易。

医院简介

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、医疗设备先进、的医疗机构。多年来,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内、肾外疾病。[详细]

专家团队

医院环境

友情链接: 济南肾病医院

注: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

济南肾病医院

备案号:鲁ICP备13005998号